中新网广州5月3日电 (唐贵江 关悦)记者3日从广州海关获悉,为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外贸稳增长,一季度广州海关共签发各类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5.86万份,货值23.65亿美元,为企业获得境外关税优惠约6.73亿元人民币。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5981866", container: "_kaqw1o7bid", async: true });[img]//cpro.baidustatic.com/cpro/ui/c.js" async="async" defer="defer" >
受疫情影响,一些出口企业反映因推迟复工、交通管制等种种原因导致原产地证申请及证书提交存在延迟,在进口国无法正常享受关税优惠,这引起了广州海关的关注。
广州海关所属天河海关收到广州市诺维贸易有限公司求助,该公司一批出口印尼的货物被印尼海关以未按时提交原产地证为由拒绝给予优惠关税。佛山从事无纺布出口业务的某公司业务员誉女士同时也向海关反映,印尼部分港口关闭,寄往印尼的原产地证书物流时效难以保证,许多到港货物因没有原产地证导致不能正常享惠。
接到企业求助后,海关总署税收征管局(广州)紧急协调东盟秘书处和各国海关,争取到越南、泰国、印尼等东盟国家海关对我国近期出口货物实施“先提交原产地证书复印件后补交原件”的便利通关方式,协调越南海关采取申报进口后30天内补交证书的宽松处理政策,为我国出口企业赢得宝贵的缓冲期。
“这一便利措施保证到港货物及时清关,减少因滞港导致的费用支出,同时也让我们及时享受关税优惠政策,实打实地帮我们解决了难题。”佛山的誉女士说。
针对越南、泰国、印尼等东盟国家海关提出的定期对已通关的原产地证复印件进行批量复核并反馈结果的新要求,海关总署税收征管局(广州)应用“大数据+专家智慧”方式,依托我国签证系统数据开展电子化批量复核,实现核查、答复“零延时”。2月以来共处理814份原产地证电子化批量退证核查,处理时间由常规核查方式的2-3月缩短为7天,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企业顺畅出口。(完)